海门:构建“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人才生态,南通网-米乐m6平台
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米乐m6平台-m6米乐app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海门:构建“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人才生态,南通网-米乐m6平台

2021-05-21 11:42:38 来源: 南通网

        5月中旬,海门密集出台包括《关于实施“东洲英才”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试行)》《“521”东洲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东洲伯乐”社会化引才激励办法(试行)》等在内的一系列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覆盖引才、育才、用才、服务人才等“全链条”的人才政策体系,为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人才生态提供政策支撑和要素保障。

海门高层次人才和科技企业家专题研修班

        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

        但凡人才,都有对事业的渴望,对成长的预期。海门立足“系统谋划、广泛覆盖、多元培育、遵循规律”的原则,统筹推进东洲英才培养计划,让各层次、各领域人才在贡献才智、成就事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进一步成长,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海智杯”创业大赛决赛颁奖仪式

        系统化实施人才培养重点专项。针对不同人才的特点,分层次、分领域实施领军型科技人才、科技企业家、技能人才、金融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教育人才、卫生健康人才等14项重点培养专项,有针对性地通过分类培训、访学研修、科研扶持、产学研合作、成果奖励等措施,给予各类人才集成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顶尖人才培育上,对自主培养入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享受国家项目资助的同时,区财政给予人才本人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和培养单位200万元项目资助;对自主培养入选的“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顶尖人才,根据所获资助情况,区财政给予等额项目配套。坚持政策资源和各类要素向青年人才倾斜,创新实施“521”东洲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十四五”期间培养35周岁以内青年专家5名、青年领军人才20名、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00名。

“海智杯”创业大赛决赛现场,人才作项目路演

        集成化打造人才成长特色载体。围绕全区“3 3”产业生态群和“八大优势产业链”,聚焦创新创业研发支撑、供需对接等要素,从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人才培养合作、提升区镇“双创”载体承载能级、加快培育新型科研机构、前瞻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强化高校和博士后培养平台建设、打造以才育才平台等6个方面集成化打造人才成长特色载体。瞄准科技前沿和重大发展战略,聚焦未来产业布局,循序推进重大科创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对新认定的各类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科技产业园、软件园等科技创新载体,以及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给予最高100万元配套支持。对承接最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企业,根据产业和实际成效,每年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

        长效化构建人才发展优质生态。遵循市场经济和人才发展规律,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优化金融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创新用人主体自评人才制度、强化人才法治保障、建设人才诚信体系、提高人才服务综合能力等6项务实举措,持续消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壁垒,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创新创业的“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人才生态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布利本迅药业(海门)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立杰博士作创业分享

        注入引才聚才“强心剂”

        引才聚才,政策为先。在全面落实南通人才新政的同时,海门按照区域领先、适度超前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贯穿人才引进、培育、服务等各个环节,覆盖从“顶尖”到“乡土”、从“海归”到“本土”各个层次,囊括项目资助、人才津贴、安居保障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完备的政策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在东洲英才创业周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

        来海门创新创业渠道多。从2014年开始,海门全面实施“东洲英才”引进计划,七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创新,目前已经发展形成了顶尖人才项目、成熟落地项目、“临门一脚”项目、早期创业项目分别通过“一事一议”、东洲英才集中评审、“东洲智荟”项目路演、“海智杯”创业大赛等四种方式分类精准引进的工作体系。2020年,先后引进“一事一议”项目2个、集中评审项目26个、“东洲智荟”项目11个、创业大赛项目9个。同时,积极搭建东洲英才创业周活动平台,三届创业周共签约落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70个。可以说,无论人才项目处于哪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优质渠道,高效对接,遴选落地。

        在海门成就事业资助足。分类实施顶尖人才顶级支持、产业人才精准支持、领军人才优先支持政策,对带资金带团队来海创业的顶尖人才,免评审即可享受3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后续再追加资助和滚动支持,项目支持总额最高3000万。对没有顶尖人才头衔,但项目体量较大、风投青睐、临产业化的优质项目,经过路演遴选给予300万元启动资金,后续扶持可达1000万元。还可在三年内免费获得1000平方米创业场所或最高100万元办公用房租金补贴,最高总额2000万元贴息贷款。人才个人还可享受最高200万元的个人奖励,最高100万元购房补贴、6000元/月岗位津贴、2500元/月租房补贴等待遇。

海门成功承办第八届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浩出席活动并讲话

        为海门引荐人才奖励高。设立“东洲伯乐奖”,强化对社会化引才的激励。创新实施人才(项目)举荐制,在顶尖人才、上市公司股东(高管)、知名风(创)投机构和猎头机构负责人、海门知名乡贤、科技企业家中选聘“引才大使”,对“引才大使”推荐来海的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项目),免评审直接列入海门“东洲英才”引进计划,享受相应政策支持。引荐的创业人才(项目)入选海门“东洲英才”引进计划,奖励5万元;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再奖励5万元;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再奖励10万元;入选国家引才计划,奖励20万元。引荐的创新人才(项目)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奖励2万元;入围国家引才计划答辩,奖励2万元;入选国家引才计划,奖励20万元。

        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海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出台“20条实施意见”,分类加强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各类人才集聚乡村、建设乡村、奉献乡村,在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中持续成长成才。

海门科技园建成南通首家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小镇(园区)

        实施农村产业人才集聚工程。统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和科技人才、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联合省三星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每年培训乡村企业家400人(次)以上。加大农业科技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力度,“十四五”期间,力争入选省级农业科技类重点项目2个以上,每年引进“双创”类创业人才(项目)1个以上,农业类名校专业人才20名以上。组织开展“百名专家进百村”服务活动,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设立“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以上,其中掌握各类种养技术的持证农民比例达到50%以上。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未来五年分类培训电商高级技能人才、跨境电商人才、新媒体直播人才等5000人(次)以上。大力挖掘培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经认定的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视人才培养情况,最高给予每年5万元的以师带徒培训补助。

国家“万人计划”专家、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云飞带领团队开展优质肉鸡新品种选育研究

        实施公共服务人才培优计划。着力加强乡村教师、乡村卫生健康人才、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乡村规划建设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优秀海门学子回海从教,最高奖励30万元。加大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力度,每年乡村定向师范生投放指标不少于50人。加大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力度,对紧缺专业可按政策适当放宽招聘条件、简化招聘程序。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力度,每年培养80名以上。加大对乡村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扶持力度,推动乡村非遗产业发展。开展专业人才进乡村行动,每年从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单位选派业务人员到区镇担任文化指导员,全年在基层工作时间不少于30天。增设乡村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站,至“十四五”期末,实现全区村(居)全覆盖。实施“建筑鲁班人才培养工程”,“十四五”期间,培养复合型建筑领军人才70名以上、专业技术骨干人才1800名以上。

        实施乡村人才“雁阵强基”行动。推动区镇党政人才、村“两委”班子、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农村法律人才等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深入实施“双一流”优秀党政青年人才选调培养“513”计划,健全从乡镇事业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选拔区镇领导干部常态化机制。实施“定制村干”计划,面向本区生源委培一批具有“三农”情怀和专业技能的农村基层干部。加快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十四五”期末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耕地质量保护、农产品检测等各个领域,分类开展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每年培训500人(次)以上。加快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和学法用法示范户,2021年底前,全区村(社区)各网格培育1-2名“法律明白人”和学法用法示范户。按照“4 1”工作模式,完善和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

        ·王友胜 俞新美·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为您推荐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m6米乐app的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