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4-12
10:09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一粒种子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也可以富裕一方水土,更关系着中国14亿人口的饭碗安全。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稳端粮食“中国碗”,就必须用自己的手牢牢攥紧“中国种子”。
“好种子”带来“好收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粮食总产增长的80%依赖单产提高,单产提高的60%-80%源于良种贡献。这有力说明了良种对于粮食产量的价值所在。根据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近十年来我国已审定、登记农作物品种3.9万个,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为粮食的连年丰收提供了基础支撑,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关键基础。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只有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加强良种核心技术攻关,才能真正做到“中国粮”用“中国种”,让“好种子”带来“好收成”,保证中国人民的“米袋子”和“钱袋子”自主可控。
“强科技”破除“厚壁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问题,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做出具体部署。在我国耕地有限的现实基础上,优化种子是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必要之举。“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我们要加强种子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积极面向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适当加大种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为支撑、产学研用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打通“卡脖子”各环节,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育人才”助力“中国芯”。“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农业种植是这样,人才培育亦如此。我们要注重挖掘种业科技领军人物,重视培养科研创新骨干人才,不断扩大种业人才库容。“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用一辈子的躬耕为这句话写下生动注脚。“一个基因可以为一个国家带来希望,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植物学家钟扬怀揣这份坚信,为植物学研究奉献终生。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粮食的“命根子”。如今,他们的学生仍在攀登科学高峰,延续探索之路,站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起点,以“种子精神”继续前辈未竟的“种子事业”,相信终有一日,定能为中国种业装上“中国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期待,未来更多的“中国种子”会在自己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中国饭碗”里盛有更多更好更优质的“中国粮”。(陈佳博)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m6米乐app的版权所有
苏新网备2010048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m6米乐app的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