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5-10
08:46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汪小林
近日,一则“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原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这意味着,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支持者有之,质疑者有之。
追根溯源,我们要探究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生活技能,将来又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如何在社会立足?十指不沾阳春水,感受不到劳动者的艰辛、父母的辛劳,不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无从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眼高手低空中楼阁,缺乏实践的支撑,感受不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也就无法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偏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慢慢演变成了唯分数至上,功利化越来越严重,孩子们沦为考试的机器。家长们拼学区房拼补习班,不把孩子送进名校誓不罢休;学校比升学率比高分段,甚至有少数地区学校音体美课堂被所谓的主课取代。理论知识重要,实践经验更重要;学习文化重要,学会生活更重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我们不应该把时代的焦虑转嫁到孩子们身上。放慢脚步,捋平心态,坦然面对成长。
此番教育部发文,更大的意义在于传递一种导向。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人,而非机器。“见分不见人”的普遍现象体现出全商培养的缺失与背离。大学生不会系鞋带、不会洗衣服、不会换乘公交车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呼唤对完整的人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与音乐美术纳入中考一样,劳动课的单独开设,彰显着教育初衷的理性回归。
当然,发文只是第一步,能不能落实,如何去落实,拭目以待。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劳动课可能会只“存活”在课程表上,时间被语数外挤占;也可能会流于形式,作业带回家,让家长暗暗叫苦。真正的落地,需要教育观念的彻底扭转,这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也需要相关部门展现智慧,用具体可行的细则推动实施。
建设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朝气勃发的新青年。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超凡的眼界与见识;要有构建梦想的能力,更要有深入实践严谨务实实现梦想的执行力。培养实现中国梦的追梦人,教育任重道远。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m6米乐app的版权所有
苏新网备2010048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m6米乐app的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