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05
10:29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黑喉潜鸟,陈小平2021年12月13日摄于如东丰利。
入冬以来,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大批迁徙鸟类从北方抵达长江口两岸及沿海湿地越冬。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南通爱鸟摄影协会及苏州上海环保志愿者、摄影爱好者等对长江入海口区域冬候鸟展开持续调查,近期记录到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珍稀濒危鸟类。截至目前,已记录到的冬候鸟总数达4万只,其中包括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红隼、游隼、普通鵟、翻石鹬、白琵鹭、白秋沙鸭、白腰杓鹬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上个月中旬,南通爱鸟摄影协会摄影师姚顺庚首先发现并拍摄到铜蓝鹟,这只铜蓝鹟近期在南通博物苑门前的一棵花椒树上取食果实。今年1月3日,在市区濠西书苑也记录到一只铜蓝鹟。铜蓝鹟,是雀形目翁科铜蓝仙翁属,自成一属,雄鸟通体为鲜艳的铜蓝色,常栖息于海拔1000~3500米的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国内见于南方多数地区,多为分布区内夏候鸟和留鸟,偶有迷鸟记录于北方地区。“铜蓝鹟在南通为旅鸟,这回冬季长时间在通城停留确实罕见,它们是否继续在南通越冬,以后是否还会来南通越冬,还要继续观察。”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去年12月13日,南通爱鸟摄影协会摄影师陈小平在如东丰利拍摄到一只黑喉潜鸟。黑喉潜鸟是潜鸟目潜鸟科潜鸟属鸟类,繁殖期栖息在北极和亚北极苔原和岛屿上的内陆湖泊、河流及大的水塘等地。冬季栖息于沿海海面、海湾及河口地区,在我国比较罕见。和黑喉潜鸟近似的大型越冬潜鸟,还有红喉潜鸟和黄嘴潜鸟,在我国东部沿海均有零星记录。南通沿海2013年记录一笔红喉潜鸟,当年5月贾涛根、居卫东、陆琴、陈小平等野生动物专家在南通小洋口救助了一只受伤的红喉潜鸟。
越冬候鸟把南通当成途中温暖的“驿站”,有爱的南通人也呵护着候鸟越冬的安全。去年11月30日,野生动植物专家、南通爱鸟摄影协会顾问居卫东老师成功将救助的游隼放飞。2021年11月23日,这只游隼因患上胃肠病不能飞行,在军山脚下被救助。居卫东将它带回家进行专业救治,身体恢复后放飞。游隼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300多公里,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救助游隼后没多久,一只秃鹫降落在天生港,被天生港派出所民警送至南通野生动物救助保护中心,于当年12月23日恢复后放飞。秃鹫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0年12月18日在如东农田记录到15只秃鹫,2021年12月18日在崇明东滩附近记录到6只。
鸳鸯,吴为民2021年12月11日摄于滨江地区。
从滨江五山地区,到如东沿海湿地,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效为候鸟越冬提供了优越环境。上个月中旬,南通滨江地区来了一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鸳鸯,近几年,滨江地区均有鸳鸯越冬记录。2021年12月11日,在节制闸附近记录到白喉红臀鹎一笔,为南通地区新记录物种……工作人员说,2021年12月至今,短短一个月内,南通爱鸟摄影协会的摄影师们在如东沿海湿地记录到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游隼、红隼、鹗、普通鵟、白琵鹭、白腰杓鹬、翻石鹬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较夏季相比,冬季除鸻鹬类、鸥类外,雁鸭类、秧鸡类水鸟大量增多。鸻鹬类以黑腹滨鹬、灰斑鸻、反嘴鹬为主;雁鸭类以斑嘴鸭、绿头鸭为主;秧鸡类以骨顶鸡为主;鸥类主要是红嘴鸥、银鸥等。此外,摄影师们还在如东记录到红嘴巨鸥、凤头潜鸭、普通秋沙鸭、红胸秋沙鸭、赤膀鸭、针尾鸭、斑脸海番鸭、罗纹鸭、红头潜鸭、绿眉鸭、赤颈鸭等30多种鸟类。
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鸟类由于其分布环境多样,对环境变化敏感度高等原因,成为生物多样性评估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指标。长江入海口两岸及南通沿海滩涂湿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将联合相关保育机构、环保志愿者等持续对鸟类及其栖息地进行生态观测与研究,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保育,以切实行动推进南通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记者 彭军君 通讯员 信誉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m6米乐app的版权所有
苏新网备2010048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m6米乐app的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