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1-02
14:47
来源
南通发布
分享
深秋时节,寒风横扫落叶,繁华瞬间落寞,空气中弥漫着悠悠的凉意,而此刻的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却依然“热气满满”:原本落魄的岱东头老街换上一身新行头,在村头展开双臂热情地迎客来;错落有致的“古朴建筑”居中而坐,带入江南水乡之美;少了些繁忙的老百姓三个一群、五个一组,聚在一起悠闲的唠嗑取乐……
平园池村处于如皋的最北端,由藕池、竹园和太平井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有农户957户。6年之前,它还是一座“底子薄、经济弱、位置偏”的不起眼小村庄,借助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如今一跃成为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3万元的明星村、幸福村。
从“无”起步,取民意赢民心
2014年,刘炜建上任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随即迎来如何执政、从何着手的“大考”。“那时的平园池村,没一条硬质化道路,没完备的农田灌溉设施,没集体收入,没活动场所,老百姓外出了就不想回来!”提及过去没有任何优势的平园池村,令刘炜建印象深刻,那时群众表现出来最多的是无奈和失望。
找准民盼,拢住民心。平园池村新任班子以百姓普遍反映强烈的村道入手,启动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向上争取资金支持,鼓励在外能人多作贡献,说服村民舍小利顾大局,6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实施了43公里硬质化道路,其中高等级柏油路10多公里,水泥路实现了组组连、户户通。“以前出门,是下雨天不敢走,天黑了不敢走,就怕一脚踩空,摔个跟头。”对以前泥土路记忆犹新的73岁村民孙秀稳喜赞道,农村公路的建设,改善了出行条件,也点燃了村民对发展的渴望。
为进一步增强老百姓对发展的信心,村两委班子趁热打铁,形成民生项目、村重大事项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机制,每项工程都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公示栏公示等,听取民声、收集民意。抓住老百姓的“眼球”,平园池村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疏浚河道5条5200米,填埋露天茅坑584个,整顿关闭散乱畜牧养殖53户,彻底消除了东西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的现象,全面实现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整个村容村貌大幅改善,居住生活品质的提升赢得村民的赞誉。
从“有”出发,强产业兴经济
2015年,平园池村有幸争取到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当时,在平园池村两委班子的脑海中,美丽乡村还只是个概念,没有清晰的方向和突破的重点。由此,刘炜建率领班子成员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淮安洪泽湖、雄安新区白洋淀的荷藕产业触发了他的灵感:“乡村美不仅是要重视美在外表,更要美在内涵,着力点就是要抓项目。”
同样有莲藕种植基础及深厚荷藕文化的平园池村决定从种植荷藕出发,探索“荷藕种植 文化旅游”的发展之路,引进荷花、睡莲近200个品种,建设占地面积280余亩的荷塘月色风景区,并整合闲置900多亩闲置水塘,形成集种养业、观赏于一体的“千亩藕池文化园”。2017年8月18日,首届“平园池乡村荷花节”开张,当天吸引游客5万余人。
旅游的“高热度”,坚定了平园池村发展文旅产业的决心。平园池村又陆续建设了采摘园、菌菇园、水竹园、农博园、牡丹园等一大批优质农业观光园,构建风景、献花、莲藕、莲子、荷叶茶一条连锁生态产业链,提供“赏”有四季美景、“购”有绿色食品、“住”有特色民宿的一站式旅游体验服务,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
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人气,振兴了村级经济,也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2020年,平园池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39.9万元。村中99.9%以上的耕地用于流转发展旅游项目,每年给村民增加400多万元的土地租金收入;旅游项目还把岗位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吸纳2000多名劳动力就地就业,给村民增加 400多万工资性收入。“想不到,我快70岁的人,还能挣80块钱一天。”事少活轻的民宿保洁工作,让戴世芳大妈心里美滋滋的。
从“优”落点,聚合力强后劲
把握机遇、放大特色、精准突破,平园池村不断“强筋健骨”,成功实现了后来居上,先后斩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首届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江苏最美乡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等30多个国家、省、市以上荣誉。
今天的成绩就是明天的起点。平园池村两委班子清醒地意识到,要想持续保持发展上的优势,就必须有强劲的后劲。产业是富民强村的根本。该池提出了“‘一区域一特色、一产业一品牌’,做强‘荷塘月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立足乡村旅游发展,深度挖掘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以莲藕特色产业为主体,向果蔬、花卉盆景、水产品等种养殖业拓展,不断补链强链延链,把“名气”变成“财气”,把“风景”变成“前景”。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平园池村通过公开选拔包括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在内的8名高素质人才充实两委班子,优化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增强班子活力。广大党员干部推行“小问题即整改 大问题不过夜”工作法,给群众放样子、做榜样,当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我们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没有了土地心里不踏实。”10月22日,平园池村8组搬迁户秦兴明,参观了即将交付的平园池花苑安置房后,打消了心中的顾虑。为了照顾村民的生活习惯,平园池村在安置房南侧,给130多户搬迁群众每户配备了一分地的“小菜园”,还在小区内增设了养老、健身、休闲等设施,帮助搬迁群众找到“农民生活”与“市民生活”的结合点,获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文丨通讯员 顾忠兵 记者 陈嘉仪 图丨通讯员 顾忠兵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m6米乐app的版权所有
苏新网备2010048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m6米乐app的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